
光伏发电逆变器怎么配(光伏发电逆变器怎么配置)
光伏发电逆变器的配置是确保光伏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合理的配置可以最大化电能转换效率,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以下将详细阐述光伏发电逆变器的配置方法:
一、光伏组件与逆变器的基本概念

在深入探讨匹配原则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基本功能,光伏组件的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直流电,而逆变器则负责将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便与电网连接或供给用户使用,由于光伏组件和逆变器在电能转换中的不同角色,确保它们之间的良好配合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二、光伏组件与逆变器匹配的关键参数
1. 输出功率
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辐照度为1000W/m²,电池温度25℃),组件可输出的最大直流功率,而逆变器的额定功率是其能够转换的最大交流功率,在匹配过程中,应该确保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大于或等于光伏组件组合后的总功率,若组件的总输出功率超过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将导致逆变器在高负荷运行时产生过载,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寿命。
2. 开路电压与最大功率点电压
光伏组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开路电压(Voc)和最大功率点电压(Vmp)会变化,在匹配时需特别注意逆变器的输入电压范围,确保能够接收光伏组件的Voc和Vmp,过高的Voc可能导致逆变器损坏,而过低的Vmp可能导致逆变器无法有效利用所有可产生的电能。
3. 最大工作电流
光伏组件在运行时产生的最大电流也需要与逆变器的输入电流限制进行匹配,逆变器的规格通常会标明其最大输入电流值,光伏组件的Imax不应超过此限制,以避免对逆变器的损害。
三、环境条件的影响
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强度等对光伏组件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在选择逆变器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在高温条件下,光伏组件的Voc将降低,而在低温环境中,则可能导致Voc上升,逆变器的输入参数应具备一定的调适能力,以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四、系统配置及设计示例

在实际应用中,光伏电站的组件和逆变器的匹配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实例分析:
假设某光伏电站的设计使用了10块各为300W的光伏组件,总功率为3000W,选择逆变器时,原则上可以选择一款额定功率为3000W或以上的逆变器,以满足功率匹配的需求,逆变器的Voc输入范围应覆盖组件的开路电压,而最大输入电流应高于组件产生的最大电流,通过这些参数的精确匹配,可以确保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五、DC/AC比值的选择
光伏组件与逆变器的配比并不是简单的1:1关系,而是基于实际情况的估算,常见的DC/AC比值在1.1到1.2之间,这个比值指的是光伏组件的功率与逆变器功率的比值,用于确保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系统的最佳性能,如果安装了5kW的光伏组件,由于实际安装地点的经纬度、倾角、朝向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最终选择4kW的逆变器可能更为合适。
六、案例分析
项目现场在A地,冬天光照良好,极低温度为零下25摄氏度,组件采用110块265W组件,逆变器采用25KW光伏逆变器,组件信息:Voc:38.26V,Vmpp:31.11V,Isc:8.92A,Imppt:8.52A,温度系数(Voc):0.330%/℃。
1、确认功率配比:组件功率为265*110=29150W,A地区DC/AC配比为1.17,即25KW逆变器可以接25kW*1.17=29.25kW,和组件功率匹配且在最大直流输入范围内。
2、电压匹配:组件分为5串,每串22块;开路电压为38.11V,每串电压在标准条件下约为38.11V*22≈838.42V,考虑开路电压温度系数,极低温度下的每串开路电压增加值:38.11V*0.33%*22*(25)≈138V,那么每串组件的端电压为838.42+138=976.42V,小于光伏逆变器电压要求最大值。
两项都确认完成后,且电流显然在范围内,即可确认该配比可行。
七、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是不是5KW的组件就配5KW的逆变器?

答案:不是,光伏组件与逆变器的配比并不是简单的1:1关系,而是基于实际情况的估算,常见的DC/AC比值在1.1到1.2之间。
问题2:为什么在双极性的时候正弦波的积分除2倍的PWM周期长度,结果再加50%才是PWM占空比?
答案:这是因为在双极性调制中,正弦波的积分除以2倍的PWM周期长度得到的是基波幅值,而PWM占空比是指基波幅值与峰值的比例,为了得到正确的占空比,需要在基波幅值的基础上加上50%。
光伏发电逆变器的配置是一个涉及多方面考量的过程,通过合理匹配光伏组件和逆变器,可以提高系统的电能转换效率和经济性,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DC/AC比值的选择,可以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性能,在未来的光伏科技不断进步中,随着组件效率的提高和逆变器技术的改进,光伏逆变器的配置将更加高效和智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articals/7203.html发布于 2024-12-29 11:27:1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