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豆面

互联网如何与农业结合,实现产业升级?

豆面 2025-01-23 16:52:21 45
互联网如何与农业结合,实现产业升级?摘要: 互联网农业的基本概念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发展方式,它包括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当前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

互联网农业的基本概念

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发展方式,它包括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当前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推进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互联网农业的运行模式

互联网如何与农业结合,实现产业升级?

1、智能农业模式:以计算机为中心,对信息技术进行综合集成,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这种模式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品质控制能力,增强了自然风险抗击能力。

2、电商模式:农业电子商务是一种电子化交易活动,通过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构架类似B2B、B2C的综合平台支持,提供从网上交易、拍卖、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功能,主要从事与农产品产、供、销等环节相关的电子化商务服务。

3、产业链模式:将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充分融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去改造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管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确保产品品质,对产品营销进行了创新设计,将传统隔离的农业一、二、三产业环节打通,形成完备的产业链。

互联网农业的优势

1、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数据可视化市场可视化,使生产产量可控,打破了传统模式,重新构建了农产品流通模式,突破了传统农产品生产模式,建立新的信息来源模式。

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向国外可追溯农业看齐,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

3、纵向拉长产业结构:实现了纵向拉长产业结构,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

4、信息共享:能够了解更多最新最全的信息,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

互联网农业的创新意义

1、重塑农产品流通模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赋予消费者前所未有的信息能力,消费者从孤陋寡闻变得见多识广,从分散孤立到相互连接、从消极被动到积极参与,最终扭转了产消格局,占据了主导地位。

互联网如何与农业结合,实现产业升级?

2、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发展: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原产地农产品直销成为热点,进口农产品成农产品电商新热点,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3、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组织化程度:互联网+开创了大众参与的“众筹”模式,促进了专业化分工、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正成为打破小农经济制约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枷锁的利器。

互联网农业的实际意义

1、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农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棉花大田种植中集成应用了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效益每亩增加210元。

2、推动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新业态蓬勃兴起,在14个省市开展了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探索鲜活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电商模式。

3、提升农村信息综合服务能力:信息进村用户工程实施范围扩大,农村信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国已有近20.4万个村建立了益农信息社,预计未来两三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4、深化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农业农村大数据是海量的,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提供权威的政务信息服务,同时提供管用的商务信息服务。

FAQs

1、什么是互联网农业?

答: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发展方式。

互联网如何与农业结合,实现产业升级?

2、互联网农业有哪些优势?

答:互联网农业的优势包括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纵向拉长产业结构以及信息共享等。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20801.html发布于 2025-01-23 16:52:2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