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如何革新传统农业?探索现代农业技术方案
互联网农业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有关发展信息化的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坚持需求导向、创新驱动、强化应用、引领发展的推进策略。
2、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互联网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培育形成市场主导的运营机制和模式,同时发挥政府在战略引领、规划指导、政策支持、标准规范制订、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3、总体目标:到2018年,互联网与“三农”的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取得明显进展,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迈上新台阶,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主要任务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流通方式、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发挥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积极应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探索农户创业创新新模式。
2、现代种植业:引导各地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农情信息监测预警、农作物种植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监测、水肥一体化和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
3、现代林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林业治理理念,提高林业治理效率,运用信息化技术推进林权改革、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加快转变林业生产方式,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三、重大工程

1、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比例。
2、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需要,健全完善农业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开展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
3、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全国信息进村入户平台建设,完善制度规范,加强运行维护,提升用户体验,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推动公益服务资源接入平台,创新为农服务方式,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
4、农机精准作业示范工程:在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区,以农机农艺融合为切入点,推进农机精准作业示范,推广普及卫星导航、自动作业、远程监控等系统,推动“互联网+农机作业”模式,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和效率。
5、测土配方施肥手机服务工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专家系统等信息技术,集成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构建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多维查询、科学决策、精准服务。
6、农业信息经济综合示范区:选择东部沿海、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具有基础条件的地区,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园区资源,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形成集农业物联网、精准种植养殖、质量安全追溯于一体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
FAQs
1、什么是农业物联网?

农业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传感器、移动终端、机械装备等设备,实时采集农业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加工物流等各环节的数据,并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和分析,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和决策。
2、如何推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通过健全完善农业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开展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
3、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目标是什么?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目标是加快全国信息进村入户平台建设,完善制度规范,加强运行维护,提升用户体验,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推动公益服务资源接入平台,创新为农服务方式,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20873.html发布于 2025-01-23 20:01:4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