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措施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技术措施
加密技术:在传输过程或存储过程中对信息数据进行加解密,如 SSL/TLS 协议用于保障网络通信安全,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身份认证技术:确定用户或者设备身份的合法性,包括用户名口令、身份识别、PKI 证书和生物认证等,例如使用指纹识别或面部识别登录设备。
访问控制技术:根据身份对资源访问请求进行权限控制,限制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敏感信息和系统资源。
主机加固技术: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进行漏洞加固和保护,提高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如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等。
安全审计技术:通过记录和分析网络活动日志,检测异常行为和潜在的安全威胁,以便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检测监控技术:对信息网络中的流量或应用内容进行二至七层的检测并适度监管和控制,避免网络流量的滥用、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传播。
防火墙技术:隔离风险区域与安全区域的连接,同时不妨碍人们对风险区域的访问,阻挡恶意流量进入内部网络。
入侵检测技术:实时监测网络活动,作为对防火墙的有益补充,帮助网络系统快速发现攻击的发生。
系统容灾技术:结合数据存储、备份和容灾技术,构成一体化的数据容灾备份存储系统,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和服务。
政策措施

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个功能齐备、全局协调的安全技术平台,包括应急响应、技术防范和公共密钥基础设施(PKI)等系统,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相互支撑和配合。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为网络安全产业提供法律保障和指引,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监管机制,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活动,形成对网络违法行为的威慑效应,构建良好的网络空间秩序。
执行数据保护政策: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数据保护政策,确保个人和组织数据的安全,并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机制,在数据安全和数据流动之间找到平衡点。
操作防范措施
设置强密码:密码应包含字母(大小写)、数字和特殊字符,并且长度至少为8位,同时定期更改密码,避免使用相同的密码在多个网站上。
多因素认证:除了用户名和密码,还需要其他因素,如指纹、短信验证码或令牌等,在登录时提供至少两个验证因素才能成功登录。
及时更新软件和系统:及时安装软件提供商和系统开发者发布的安全更新来修复漏洞,防止被攻击。
谨慎使用网络: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二维码、不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定期备份个人重要数据等。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21887.html发布于 2025-01-25 15:55:2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