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这一趋势将如何重塑未来产业格局?
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一趋势不仅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还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探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

1、政策推动:自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在政策层面不断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这些政策旨在通过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分业施策等原则,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2、技术支撑: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正成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工业互联网能够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
3、平台建设: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形成了多层次的平台体系,这些平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智能化升级的工具箱,还通过汇聚产业资源,实现了创新引领,安徽省经信厅与科大讯飞联合搭建的“羚羊”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
4、安全保障: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此,中国在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建立了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技术监测服务体系,这些措施提升了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能力,保障了制造业的安全稳定运行。
5、行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正在不断深入,覆盖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利用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实现了“柔性智造”,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6、国际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正处于产业格局未定的关键期和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发达国家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平台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努力,有助于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7、未来展望:到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目标是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这将包括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健全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以及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8、人才培养:为了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中国也在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加强科研攻关,推动技术创新,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过程,它涉及到政策推动、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安全保障、行业应用、国际竞争、未来展望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正在逐步建立起一个高效、智能、安全的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作者:豆面本文地址:https://www.jerry.net.cn/hlw/8518.html发布于 2025-01-01 03:46:4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